创业企业融资,注册资本未实缴风险需关注!

  最近一家创业企业A公司碰到件烦心事:A公司由两个年轻人三年前创业成立 ,当时注册资本3000万元,因为现在注册资本可以认缴,并不需要全部实缴到位,所以虽然注册资本3000万元,但两个股东实际只投了100万元,经过三年多经营,公司闯过来了,累计实现净利润200万,账面净资产300万。
 
  这时,经朋友介绍,有个投资人找过来,愿意对公司进行投资,两个年轻人考虑公司要有大的发展,还是需要融资的。   于是和投资机构签订了投资意向书,投资机构进行了尽职调查,考虑公司的年盈利情况,确定公司的投前估值为1500万元(差不多是按照200万元利润的7.5倍),投资机构拟投500万元,占被投企业25%股权,两个创业老股东合计占75%股权。创投机构让A办理减资,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减到1500万元,公司也按照程序办理了。然后,双方签订投资入股协议,由投资机构投入货币资金500万元,工商办理相关增资手续。
 
   老板觉得一切也算OK,但后来问题来了,公司老股东的1500万元实际认缴只有100万元,还有1400万元是未缴资本。新股东要求创业老股东履行认缴义务,老股东不干了,一来拿不出这么多钱;二来老股东认为,自己如果拿这么多钱,那就亏了。
   当然,老股东这么认为,也是有道理的,因为如果老股东还要再掏1400万元,加上之前的经营积累,结果才占75%的股权,明摆着是不划算的。在老股东看来,就是拿融资时,公司这个摊子加上创业的技术和资源,就值1500万的。
   但问题是,按照之前的操作,最后又确实还有1400万元资本未实缴到位,而且,从法律形式来说,这1400万是老股东应缴未缴的注册资本,老股东负有缴纳义务。
  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,在于创业者往往并不了解公司资本相关的法律与会计问题,又没有相关专业人士的把关。
 
   因此,创业者在融资时,要注意:
1.在确定企业估值时,需要明确是按照各股东多少的实缴资本进行估值;
2.引进新股东时,账面注册资本应缴未缴部分,要明确相关处理方案;
3.对过去注册公司时,不合理的虚高注册资本,也要进行处理。
  以上面公司为例,投前估值1500万,是基于老股东只实缴100万情形下的估值,如果老股东还要再掏1400万元,那估值至少要2900万了,肯定不能按1500万作为投前估值。
  如果老股东不再投入,可以考虑将注册资本直接从3000万减到100万元,然后新股东增资入股,增资到133.33万元,余下466.67万元作为溢价进资本公积。(或采用其他方式,使得双方的股权比例为25%vs75%)
  对于创业者来说,对涉及法律或财务的重大事项时,自己不熟悉没关系,事实上一个人也很难做到在各方面都专业,但需要有财税和法律意识,请专业人士介入,降低重大风险发生概率。